今天是

当前位置:首页>长治市平顺县人民政府>部门信息公开目录>平顺县乡镇信息公开>北社乡>公开内容>应急管理

字体大小:【大】 【中】 【小】

保存为word 打印 关闭
索引号 成文日期2021-04-09
发文机关北社乡人民政府 发布日期2021-11-24
发文字号北政字〔2021〕31号 主题词

北社乡2021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时间:2017-08-20       大    中    小      来源:长治日报

为认真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山西省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平顺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做好冰雪冻融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紧急通知》规定,结合我乡实际,编制本方案。

一、基本原则

地质灾害是包括因自然因素或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山体崩塌、滑坡、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应当坚持“预防为主、避让与治理相结合和全面规划、突出重点”的原则,将以人为本的理念贯穿于2021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各个环节,确保全乡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二、工作任务

地质灾害的多发时段主要集中在这两个时期,即主汛期和冰雪冻融期,地质灾害类型主要为崩塌、泥石流、滑坡。因此这两个时段是我乡突发性地质灾害的高发期和重要防范期,需加强巡、排、重点监测,提高日常防范意识和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抢险能力,力求将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降低到最低。

    由于我县降雪比往年较多,随着天气转暖,气温明显回升,冰雪逐渐融化,土体开始解冻,受土地冻融影响,极易发生坡体崩塌和滑坡等地质灾害,我县已进入地质灾害防治重要阶段。

结合我乡地质环境特点分析,东河村、庙后村、常家村、东青北村是地质灾害易发区。冰雪冻融期以及主汛期的来临,地表极易发生因暴雨诱发的山体滑坡、地面塌陷、矿渣泥石流、崩塌等地质灾害。尤其是所涉及村一定要预防山体滑坡崩塌灾害。同时,须严防各类建设工地不规范施工造成地质灾害事故。各村支书、主任、地灾监测员,要在前期隐患排查基础上,继续加强巡查监测预警,严防死守,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要对高危隐患点进行24小时专人守,坚决克服麻痹思想,遇有紧急情况第一时间将群众转移至安全地带,并向乡政府报告情况。各村要设立地灾警示标志,设立临时安置点,确定安全转移路线。凡是巡查监测不到位报告灾情、应急避险不及时,造成人员伤亡的,要严肃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三、防灾措施

(一)深入宣传,提高广大群的防灾意识。要认真落实地质灾害宣传工作,全面加强地质灾害的监测预防,杜绝人为责任事故的发生。要通过电视、报刊、喇叭广播等宣传媒体多渠道、多形式,向广大群深入宣传地质灾害防治法律、法规和地质环境管理的各种知识,重点宣传山洪灾害的突发性、危险性,普及汛期灾害防治的基本常识,不断提高人们主动防范、依法防治的意识,增强防灾能力。

(二)加强领导,强化工作责任

为确保全乡防灾工作顺利开展,乡政府调整充实了北社乡地质灾害防治领导组,把防治地质灾害、减少灾害损失纳入乡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对地质灾害隐患点制订相应的防灾方案,落实专人专点监测。各村主要负责人为辖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直接责任人,要切实加强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组织领导。同时从大局出发,树立有备无患意识,服从统指挥、统一调配,保证防灾抢险工作责任到位,措施到位落实到位。

(三)贯彻落实“三项制度”。

汛期地质灾害值班制度、灾情速报制度、险情巡视制度。三项制度是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行为准则,是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具体责任体现。结合我乡的具体情况,严格按照“三项制度”从事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按照我乡编制的地质灾害防治预案进行逐项落实和完善,最大限度地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出现险情时,及时做好人员迁避、紧急疏散、应急抢险和灾情速报等工作,确保入民生命财产安全。

(四)建立健全群测群防网络。

对本区域内地质灾害隐患区(点)定期巡回检查,及时预报险情,特别是加强对山体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易发区的监测工作。加强各级责任人的责任,建立起乡、村和广大群众三位一体的地质灾害防治体系,充分发挥联络员队伍作用,逐步形成群测群防意识。

                                                              北社乡人民政府

                                                                2021年4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