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长治市平顺县人民政府>部门信息公开目录>平顺县乡镇信息公开>北社乡>公开内容>计划规划
字体大小:【大】 【中】 【小】
索引号:01236931-5/2020-25421 | 成文日期:2020-11-17 |
发文机关:北社乡人民政府 | 发布日期:2020-11-17 |
发文字号: | 主题词: |
牛晓军
(2019年6月6日)
2017年9月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各级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乡政府与乡党委保持高度一致,精诚团结,抢抓机遇,保持了社会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现将一年多来的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2017年年底两委换届圆满完成
全乡高度重视,结合工作实际和村情况,前期工作充分准备,总体局面把控到位,坚持依法依规,充分发扬民主,情况复杂村由乡主要领导任工作组组长,切实加强对村“两委”班子换届工作指导,确保各村“两委”班子选举换届工作平稳顺利推进。同时,明确责任,合理分工,落实领导小组成员包干制度,通过一个问题、一套方案、一个工作组、一个班子领导的“四个一”制度加强对选举工作领导和指导。
加强摸底排查。乡党委统一思想,形成共识,根据全面掌握的村情、民情等实际情况,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摸底,对各村“两委”可能选举不成功,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或群体上访事件等情况做全面了解和掌握,切实做到情况清、底子明。由换届工作领导小组成员与乡包村干部和村班子成员深入村组一线调查摸底,了解情况,化解矛盾,同时进一步明确责任分工,实行包案负责制,细化防范措施,完善应急处置预案,努力将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
经过前期大量工作,村“两委”换届工作有序推进、进展顺利。十几年来第一次圆满完成,换届的成功换出了全乡的稳定和谐,正能量占了主导。
二、脱贫攻坚工作情况
(一)脱贫情况
北社乡建档立卡贫困村21个,非贫困村4个,2018年底贫困人口规模2122户、6464人(致贫原因:因病672户1790人占27.69%、因残162户454人占7%、因学203户793人占12.27%、缺技术951户3142人占48.6%、缺劳力106户184人占2.8%、缺资金、缺水、缺土地等28户101人占1.5%),贫困发生率38.54%。2014—2018年已整村脱贫17个村,贫困人口1748户5389人脱贫(2014年脱贫324户1013人、2015年脱贫330户1035人),1个非贫困村清和村2017年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其中已脱贫的贫困村:2015年西社村,2016年河东村、大铎村、掌里村、秦家后村4个村整村脱贫,153户468人贫困退出;2017年南社、集林、北岸、庙后、东河、河北村6个村整村脱贫,545户1587人贫困退出;2018年高岸村、下社村、庄上村、东青北村、西青北村、黄花掌村6个村整村脱贫,396户1286人贫困退出。现有贫困村4个(东禅村、常家村、小铎村、牛家后村),未脱贫人口374户1075人。 2019年4个贫困村整村脱贫,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移民搬迁:2016年小铎小区74户214人;2018年北社小区28户68人;大铎小区17户42人。
(二)主要成绩
1. 光伏发电方面,市重点项目30兆瓦光伏项目及12个村级光伏项目共3240千瓦,去年已全部并网发电;4个村的小型光伏项目已产生效益。
2. 蔬菜种植方面,北社乡立足实际,因地制宜,大力发展旱地蔬菜,仅此一项,农民人均增收就达到了3000元左右。2018年旱地蔬菜产业奖补790户102.8万元。辖区内麦丰农业通过组织建档立卡贫困户学习种植技术,将先进的种植技术及种苗引进当地,带动百姓规模化种植,与农户约签订耕地种植包销合同,麦丰农业提供技术及种苗、肥、犁地、铺膜等,再以不低于市场价格的保底价收购百姓的农业品,最后统一推向市场。在麦丰农业的带动下,全乡蔬菜种植加小杂粮种植面积已达5000亩左右,一亩西红柿或一亩豆角按2018年的市场价格,收入都在万元以上。在西青北、黄花掌、东禅等村试点种植黑小米,聘请省农科院专家授课,试点很成功,加之去年冬季依托消费扶贫政策取得了良好的效益。2018年9月23日,全县首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开在北社,充分体现了我乡蔬菜种植在全县的地位,这一天呈现出了全乡农民种植丰收的喜悦、农村欣欣向荣的繁荣风貌,更展现了北社人民敢于吃苦耐劳、勇于拼搏的创业精神。随着广武蔬菜交易市场正式投产运行,今年的蔬菜种植规模和种植收入有望再上台阶。
3.培训及劳务输出,2018年全民技能提升工作中,北社乡通过向各村制发公告,微信宣传,对报名人员进行详细登记,并分批次将报名人员送至培训地点,时刻关注培训人员的学习情况及住宿环境,在全乡积极宣传引导下,两年来,500余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参加了培训,为贫困户的干事创业提供了就业技能。
近两年来,全乡通过大力宣传就业岗位,多次组织全乡有就业意向的贫困户参加市、县组织的招聘会,招聘会为贫困户提供更多就业渠道和就业空间,更好地发挥劳务输出的带动效应,为贫困农村富余劳动力提供择业需求,并与市区重点企业加强对接协调,跟踪问效,为就业人员提供优质服务。同时大力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突出脱贫攻坚扶志扶智扶德的氛围营造,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宣传幸福生活是斗争出来的,好日子是干出来的。让贫困户怀着转变贫困、解脱落后、奔向富裕的坚定信念,从农村走进城市,从田间跨入车间,从农民变为工人,以浑厚善良的品格和吃苦耐劳的精神为家乡的成长 、城市的建设奉献自己的力量。真正意义上实现“就业一人、脱贫一户”的目标。
2018年,建档立卡贫困户外出务工享受补贴1088户57.8万元,占到了全乡建档立卡贫困户总户数2122户的51.3%。
三、护林防火工作
严格按照平顺县森林防火责任状的要求,全面贯彻落实“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方针,认真落实各项防火措施,森林防火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
1.因地制宜,强化宣传。
2.大力度筹措资金粉碎秸秆。
3.创新机制,激发村级组织内生动力。
四、村容村貌整治
1、工作开展情况
全乡上下联动、全党动员、全民参与,共出动劳力一万余人次,大型机械百余台次,大小车辆四百多辆,清理清运垃圾5000余吨,整治道路边沟绿化带20公里,整修河道150米,弃渣场3处6000平方米,修补残墙断壁600米,铺设排污管道1000米,新架改动电力杆25根,规划和建成小景点8处,石头村名标识15处。建护坡1237米3666立方、修水渠1362米676立方、治便道21200米86950平方;
2、主要做法
按照“政府主导,村村行动,齐抓共管,标本兼治”的工作思路,注重与脱贫攻坚相结合,与森林防火相结合,与全域乡村旅游相结合。明确任务重点,细化责任分工,以片会战,以村作战,全面规范,全部提质。近抓突击,远抓机制。拆违建,抓环境,保洁净,促畅通。注重调动和发挥广大党员干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广泛宣传。
让广大群众积极参与,既让道路更整洁,又让广大群众享受到村容村貌整治工作开展以来所带来的环境红利。结合因秸秆焚烧导致火情和环境污染问题,对全乡辖区内道路沿线的秸秆进行集中无害化处理,既美化了路域环境,又解决了因秸秆焚烧所带来的一系列环境问题。乡、村两级干部齐抓共管,以和谐的自然环境促进人文环境的发展,让村容村貌整治助力乡村旅游,助力脱贫攻坚。使我乡丰富的民俗文化、传统民居等旅游资源得到有效开发和利用,如北社村围绕非物质文化遗产独辕四景车做文章,拆违扩街,兴建四景车展览馆,成功举办“大赛会”,传承和发展了古老传统的民俗文化。
五、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
(一)成立组织机构,做到责权明确
为全局把握、统筹指导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工作,乡党委、政府专门成立了由乡长任组长、分管副乡长任副组长的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并抽调专人成立了北社乡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工作办公室。
同时,为加强直接领导,经村干部、党员、村民代表会研究决定,成立了由村党支部书记任组长、村委会主任任副组长的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并下设三个工作组,负责本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方面的具体工作。
另外,由于此项工作涉及农户多、工作量大,乡、村领导小组成员采取分片入户的方式,深入到农民家中,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和解释答疑工作,从而确保改革工作的顺利推进。
(二)重视宣传培训,做到村民自觉拥护
在进行产权制度改革工作初期,由于农民对改革意义、内容等不了解,部分村民曾持反对意见,针对这种情况,乡、村领导小组加大宣传力度,挨家挨户进行讲解说明,最后,村民完全赞同并支持改革。
另外,经过广泛的宣传动员和学习借鉴其它地区的成功经验,许多农民已经认识到积极参与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是当前转变农村生产经营模式,走集约化、产业化发展的必由之路,而且这种发展模式将给他们带来切实利益。
(三)多方协调沟通,把工作做细做实
在进行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过程中,我乡多次和县农委、县经管局进行沟通联系,并多次请他们给相关工作人员进行讲解培训,并且在改革工作的各个环节中,都有经管局相关工作人员的参与和指导,帮助我们进行科学规划和统筹安排,并深入农户家中进行协调沟通,切实把每项工作都做细做实,这为整个改革的顺利进行打下了良好基础。
第一阶段身份确认工作已全部完成,第二阶段清产核资工作已全部结束。下一步将进入第三阶段:折股量化。
与此同时,安全环保工作持续向好,勤政廉政工作常抓不懈,政府的其它各项工作也均取得了长足进步。
下一步的工作打算:
一、不折不扣做好扶贫工作,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围绕东禅、常家、小铎、牛家后4个村脱贫及全乡374户1075人脱贫目标,量化各项脱贫指标,及早谋划,确保如期实现全乡脱贫。
二、创新实施乡村振兴计划,打造突出优势特色产业。重点把今和农业、麦丰农业、黄牛旱作农业基地进一步建设成为县级特色农业示范区。加快土地流转,大力发展旱地蔬菜、中药材等高效特色农业产业,增加老百姓收入。
三、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带领农民增收致富。2019年我乡将继续以党建为引领,通过经济能人“带动致富”,帮扶单位“引领帮扶”,返乡老板“反哺家乡”,同时利用发挥上级拨付的产业扶持资金,发展特色种养殖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