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当前位置:首页>长治市平顺县人民政府>部门信息公开目录>平顺县乡镇信息公开>北耽车乡>公开内容>应急管理

字体大小:【大】 【中】 【小】

保存为word 打印 关闭
索引号01236931-5/2020-24883 成文日期2020-07-22
发文机关北耽车乡 发布日期2020-07-22
发文字号 主题词

北耽车乡防汛应急预案

 时间:2017-08-20       大    中    小      来源:长治日报

1、总则  

按照县防汛抗旱指挥部要求,结合全乡实际,为切实做好今年防洪抢险工作,确保全乡人民群众生命财产不受损失。特制定此预案。  

1.1编制目的  

做好全乡洪涝、山洪等灾害事件的防范和处置工作,保证抗洪抢险、救灾工作有序进行,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灾害损失,保障全乡经济社会安全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1.2编制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国务院《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国家防汛抗旱应急预案》以及省、市防洪调度方案,流域防洪预案,县政府和主管部门制定的防洪预案等。  

1.3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全乡19个行政村的暴雨溃涝、山洪、塌涯、泥石流等灾害事件的防御和处置。

1.4基本原则  

贯彻以人为本的方针和行政首长负责制;坚持以防为主、防抢结合;坚持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坚持统一领导,统一指挥,统一调度;坚持服从大局,分工结合,备司其职;坚持公众参与,健全抢险队伍;坚持工程与非工程措施相结合的原则。

2、全乡概况  

2.1自然地理  

北耽车乡位于北耽车乡位于平顺县北部浊漳谷地,距平顺县城35公里,整个地势南北高,中间低,相对高差为1028.5米。该乡气候为暧温带季风性气候,多年平均气候为10.9度,日照时数为2800-3000小时,年降水量为518.1毫米,多年平均无霜期为200天左右。浊漳河境内干流长27公里,枯水期流量为2-3立方米/秒,是长治第一大河流。辛安泉群是山西省的第二大泉群,在境内的泉眼星罗棋布,战备渠保障着该乡北耽车村等五村1400余亩的水浇任务。

2.2社会经济  

全乡有19个行政村,58个自然村,3131户,总人口10087人,国土面积137.4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2930亩,人均耕地1.25亩,粮食以玉米、小麦和谷子为主,经济作物有花椒、核桃、柿子、油葵等。

2.3洪灾汛险分析  

全乡辖区内石厚土薄,水土流失非常严重,在小型塘坝淤积严重,堤岸年久失修,追求单一粮食生产,使河道变得狭窄,行洪能力差。一旦暴雨,洪水来临,将会导致冲刷农田、淹没土地,房屋倒塌,危及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2.4洪涝防御体系  

全乡浊漳河两岸共流经10个行政村,共有塘坝3座,乡村水电站6座,由于不少工程地段年久失修,设施配套老化,带病运行,导致工程效益减退。沿河道村庄,要确保工程溢洪,使土地渠道不受淤埋冲刷,充分发挥现有工程效益。要搞好河道、渠道清障清淤,确保汛期行洪安全。

2.5重点防护对象  

防洪、抢险、救灾工作,直接影响全乡及各行政村的经济发展,重点要搞好河道整治,沿河10个村要做好河道清障,确保河道畅通。王曲、湾里、安乐、实会、淜头、东洪、烟驼、南耽车、南峧、双射泉9个地质灾害村,要做好危房户、地灾户的搬迁避让措施,地质灾害点要做好安全防护措施,沿河水电站,加强汛期值守,各村成立防汛值班组,各相关单位备足抢险物资,乡里组建抢险队,确保安全度汛。

3.1组织体系  

由于组织人事变动,乡党委、政府决定对镇防汛抗旱指挥部组成人员进行调整充实。组成人员如下:乡党委、政府决定对乡防汛抗旱指挥部组成人员进行调整充实。组成人员如下:  

总指挥:    (党委书记)  

副总指挥:  王浩波(副乡长)  

王利军(党委副书记、乡长)  

杨慧明(党委副书记)  

  溪(人大主席)  

李  磊(纪委书记)  

王红飞(组织委员、统战委员)  

  宁(武装部长)  

李剑波(副乡长)  

王跃龙(副乡长)  

张国梁(副主任科员)  

  强(派出所所长)  

  员:乡辖有关单位负责人、包村干部、各行政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  

指挥部下辖办公室,主任由水利员杨文涛担任。  

值班电话:8882058

3.1.1指挥部职责  

乡防汛期指挥部职责:负责处置防洪应急事件,保障防洪工作措施落实,各指挥分工负责组织,调度人力、物资、运输,发布抢险救援信息,妥善安置灾区重建,确保汛期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3.1.2成员单位职责  

明确成员单位和部门职责,农业、林业、水利员负责工程抢修和改造的技术指导,供销社搞好抢险物资准备,财政所、信用社设法保障资金使用,卫生院搞好医疗救助和防疫、消毒等;司法所、派出所、联防队负责维护灾区治安秩序;民政部门搞好灾民安置;武装部负责抢险队伍组织;乡财务会计负责后勤保障。要全力搞好整体协调,完成好所承担的各项工作任务等。  

3.1.3办公室职责  

做好上传下达,及时预测汛情、险情,做好灾情评估汇报,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  

4.预防与预警  

4.1预防预警信息  

乡防汛指挥部要掌握和了解气象、防洪与排涝工程险情,洪涝灾情信息的报送内容、报送单位、报送时限等,要形成规范的信息报告制度。  

4.2预警级别划分  

根据全乡可能发生的洪水、暴雨渍涝、风暴等各种事件的严重程度,合理划分预警级别,由重到轻,共分为1.2.3.4四级,分别用红、橙、黄、蓝表示,确定向全乡发布警示标志。

4.3预防警示行动  

4.3.1预防警示准备:包括思想、组织、工程、预案、物料和通信准备,防汛检查及日常管理,以及与城防等相关行业应急预案的协调等。

4.3.2河道洪水预警行动:不同预警级别下,河道、防洪工程险情预警要做好信息更新、发布和通报。

4.3.3山洪灾害预警行动:不同预警级别下,对山洪灾害有关暴雨、洪水、工程险情等预警信息要做好信息的更新、发布和通报;全乡要建立水利、农业、林业、国土资源与气象部门的信息共享和部门联动机制。

4.4主要防御预案  

4.4.1河道洪水防御预案,全乡辖区的主干河道上下游村庄,严禁往河道排放垃圾弃物、废渣,减少河道淤积和堵塞,确保河道畅通,河道容易形成积水区域地段,应预防突发性暴雨和洪水。确保汛期辖区居民人身和财产安全。

4.4.2山洪灾害防御方案:根据山洪灾害发生和发展规律,以及各村地质地形条件,要高度重视,及早对沟边、崖边居民的搬迁落实防御措施和处理办法及安置工作。

4.4.3暴雨渍涝防御方案:各河道易积水地段,所涉村庄,各村要采取措施,组织群众,做好应急安排,搞好河道工程设施抢修。

5、应急响应  

5.1应急响应的总体要求。对可能发生洪水、山洪灾害、暴雨渍涝等灾害事件的应急响应行动分级(通常由重到轻分为:1.2.3.4四级)。按照县防汛指挥部应急响应的总体要求,发布信息,积极组织抢险救援。

5.2应急响应分级与行动  

按预警等级由乡政府或乡防汛指挥部向乡各有关单位及时对应发布主要行动要求。  

5.3主要应急响应措施  

5.3.1河道洪水:要明确不同量级河道洪水条件下的主要应急响应措施,积极组织洪水的群众,做好防汛队伍,物资准备,按时进入灾情地段,按要求进行抢险救援。

5.3.2蓄水塘坝:水电站的拦水坝引水坝渠,水闸、溢洪地段垮塌决口,要通过汛前排查,掌握可能出现的前期征兆及发生险情的时间,紧急上报乡政府、县防洪指挥部并提出应措施。便于领导决策,组织抢险。

5.3.3山洪灾害:要明确发生山洪灾害响应的措施,发布山洪警报的标准和责任单位,受灾人员的转移原则,人员紧急抢险救援的物资准备和抢险队伍的落实,做到准备充分,抢救及时。

5.3.4暴雨渍涝:要及时了解和掌握汛期气象预报,明确发生暴雨渍涝时的主要响应措施,设置临时排涝设备,组织灾区群众自救,达排涝减灾的目的。

5.4应急响应的组织工作  

5.4.1信息报送和处理:一旦发生汛情、险情、灾情等情况,发生单位要向对应的上级有关单位报送信息。由所涉部门及时组织人员抢修或抢救,使灾情损失降到最小程度。

5.4.2指挥和调度  

一旦发生灾害事件,事件发生单位要向乡防汛指挥部报送信息或向防汛指挥部主要领导报送信息。由防汛指挥部总指挥或指挥部主要成员会商,决定处理事故调度措施,及时组织有关单位和人员到达现场,排险解难。  

5.4.3群众转移和安全:在发生重大灾情时,要明确群众转移的原则和工作程序,确保人身安全,并提供必要的生活保障。

5.4.4抢险和救灾:实施抢险和救灾,要对灾情和险情进行监控,掌握施护和救援原则,确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达到抢险的目的要求。

5.4.5安全防护和医疗救护:抢险救护,首先要保障抢险人员的自身安全和受威胁群众的人身安全,并备应急的医疗救护措施,做到防护有序,抢救及时。

5.4.6社会力量动员和参与:要明确重点地区和部位实施紧急控制,动员社会力量参与,要倡导大局意识和人道主义,做到动员及时,调度有方,确保抢险救援顺利进行。

5.5应急响应结束  

实施抢险救援,在洪水得到有效控制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转移的前提下,应急响应宣布结束,险区要派专人留守监控。  

6、应急保障  

6.1通信与信息保障  

为确保防洪预案的执行和落实,在实施过程中,首先要保障通信和信息畅通,便于抢险指挥和决策。  

6.2抢险与救援保障  

要做好抢险救援的物资、技术力量和抢险队伍工作准备,启动供水、供电和必要的医疗救助,为抢修、抢险提供工作保障。  

6.3供电与运输保障  

对抗洪抢险、抢排渍涝的救灾现场,供电和运输是必备的基础条件,要做好供电设备和交通道路抢修,为抢险救灾提供有力保障。  

6.4治安与医疗保障  

对灾害区域的治安管理、病症防治、防疫消毒、抢救伤员,要组织协调公安、卫生部门,对受灾区域加强管护,稳定灾区秩序,防止病症和疫情传染,做到抢救及时,促进灾区稳定。  

6.5物资与资金保障  

在汛期,要做好防汛物资与资金的储备和管理,严格把握调拨和运输程序,责成专人负责,对物资与资金加强监管力度,为防汛工作提供物资和资金保障。  

6.6社会动员保障  

一旦洪险出现,根据洪险灾情大小,由乡防汛指挥部决定抢险队伍参战人数、筹措资金和调拨救援物资,确保抗灾救灾工作的顺利实施。  

6.7宣传、培训和演习  

要广范宣传,提高全民防汛意识和责任意识,组织群众进行防洪减灾教育技术培训和防洪减灾演习,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要树立抗大灾、防大洪、抢大险思想准备。增强抢险、救援意识,做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  

7、后期处置  

7.1灾后救助  

由于灾区的生产、基础设施、群众生活,遭受了自然灾害的破坏,政府要组织有关单位的技术人员分赴灾区,组织群众,帮助和支持群众抗灾自救,恢复生产,维修和改建群众赖以生存的基础设施,并调拨救灾物资扶持,保障群众生活。稳定灾区生产、生活秩序。  

7.2抢险物资补充  

根据防洪抢险的物资消耗,对短缺的物资和材料要及时做好补充,确保抢险物资储存。保障救灾物资供需。  

7.3水毁工程修复  

对影响当年防洪安全的氺毁工程,按照分级负责和防汛的要求及时给予修复。  

7.4灾后重建  

受灾被毁的工程设施,要本着因地制宜,注重实效,在乡政府领导下,尽快组织灾后重建。  

7.5保险与补偿  

对灾区特困户、孤寡老人及重灾户的生活,民政部门要给予优先安排,要严格按照补偿标准和办法,对重灾户列榜公示,并实施社会监督和群众监督,确保补偿物资落到实处。  

7.6调查与总结  

对于灾情,要认真做好调查和总结。深刻反恩受灾的客观因素,寻找治理的办法和措施,实事求是核对灾情的规模及经济损失,并按时限的具体要求报送县民政局及防汛指挥主管部门。  

8、附则  

8.1名词术语意义  

特大洪水,洪峰流量或泄量的重现期大于一遇的洪水标准。  

8.2预案管理与更新  

本预案由乡防办负责管理,并负责对预案进行评估,一般情况下3-5年修订一次,并视情况变化作出相应修改报乡政府批准。

8.3奖励与责任追究  

对防汛抢险工作做出突出贡献的模范先进单位集体和个人给予表彰,对玩忽职守、行动迟缓、贻误战机,给国家、集体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损失的,要给予责任追究,严重者要依法处理。  

8.4预案解释部门  

北耽车乡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  

8.5预案实施时间  

本预案从颁布之日起开始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