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长治市平顺县人民政府>部门信息公开目录>平顺县乡镇信息公开>北耽车乡>公开内容>乡村振兴领域
字体大小:【大】 【中】 【小】
索引号:01236931-5/2020-27225 | 成文日期:2020-11-24 |
发文机关:北耽车乡 | 发布日期:2020-11-24 |
发文字号: | 主题词: |
2020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我乡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牢固树立“交总账”和“军令状”意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县委、县政府全力加快“‘一地两区’、‘三宜’美丽平顺建设步伐”的发展战略,团结带领全乡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以“实施‘四乡’战略,建设‘四有’耽车”发展思路为抓手,以脱贫攻坚为统领,强力推进“十个清零”百日攻坚行动,抓党建促脱贫、兴产业惠民生。
一、基本情况
北耽车乡位于平顺县北部河谷、浊漳河畔,地处太行水乡景区核心地段,北靠黎城县,西接潞城市,东邻阳高乡,南抵虹梯关、中午井乡,距平顺县城35公里,距长治市54公里。辖19个行政村,58个自然庄,3711户,9741人。国土总面积184平方千米,耕地总面积12930亩,其中水浇地2200亩。324省道横贯全乡,浊漳河流经全乡10个村27公里。全乡气候温和、四季分明,盛产花椒、核桃、柿子、骏枣等林果,经济作物有棉花、西瓜、芝麻、油葵等,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和谷子为主,野生中药材遍布大山深处。全乡有大云院、天台庵两处国保,四处市保,有藏兵洞等文物遗存五十七处,有华野漂流、柳树湾等极具特色的景点。这些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蕴含了无限的发展潜力。
全乡19个行政村均为贫困村,现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129户,2837人,2019年双射泉、南峧两个村整村退出,共97户184人,现已全部脱贫退出。其中白石岩、南峧、双射泉三个村为国家级深度贫困村,分别由市领导孙大军书记,胡勇书记,王耀主任包村帮扶。
二、对照目标任务,抓好五项工作
(一)强三基,促脱贫。
1、抓班子带队伍,确保有人干事,能干成事。一是细化乡机关包村干部、支村“两委”、第一书记、工作队、包联责任人职责,担当作为,分工合作,同心同向。二是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挑选四位年轻有干劲、视野广高学历的机关事业人员到我乡担任村党组织书记,为基层党建工作注入了新血液、新活力。三是以会代训,提升新选任村干部干事能力,解决光有不会做事,有劲使不上和事倍功半的问题,形成工作闭环,为基层干部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四是19个村均已设立党群服务中心,实现基层党组织场所全覆盖。五是开展党员培训,通过讲党课、实地走访学习等形式,300余名党员参与其中,增强了党性意识,政治业务素质明显提高,有助于党员更好地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2、建机制重管理,明确办什么事,能办好事。 以“三化”工作法为抓手,全面推进“十个清零”行动。一是拴牢责任链条,网格化推进。乡党委书记带头落实“五级书记”遍访行动,调研“两不愁三保障”政策落实情况。包片领导牵头,组织包村干部、支书、主任担任“网格长”,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为“网格员”,全乡所有贫困户分解落实到人,人均走访34户贫困户,建立职责清晰、目标明确的工作机制,确保走访全覆盖、问题全排除。二是细化任务清单,项目化推进。聚焦影响脱贫目标实现的十类问题及国考、省考、第三方评估、省委脱贫攻坚督导反馈等发现的问题,实行“台账制、清单制”管理,采取任务(问题)、推进(整改)、完成(销号)“三步法”集中推进。对排查出的问题按问题类型,制定针对性整改措施,明确整改时限,对账销号清零,坚决不把问题、短板、弱项带进“考场”,进一步做足脱贫成色。三是加强协调调度,节点化推进。紧盯6月底前全面排查整改到位这一时间节点,进一步细化确定走访摸排、问题整改、检查总结三个时间节点,确保推进的时序、质量。完善建立乡党委会、指挥部例会、周例会、网格会等机制,畅通网格、片区信息交流渠道。组织帮扶单位及相关责任人召开协调调度工作会议,及时发现、反馈、更新专项行动情况,分析研判形势,协调解决困难问题,形成第一时间发现问题、第一时间解决问题、第一时间抓落实的机制,坚决把问题解决在决战过程中。
3、严纪律守规矩,做到原则处事,按章办事。一是强化扶贫资金监管力度。聘请第三方会计公司,对19个村扶贫专项资金进行审计管理,确保扶贫资金花得合理、用得放心。二是建立扶贫资金公示制度,将扶贫项目、资金的决策、使用等情况在村级进行公示,接受群众监督。三是加大执纪力度。坚持“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原则,至目前,查办案件5起,给予党纪政务处分5人,函询谈话10件次。
(二)兴产业,稳增收。
1、壮大传统产业,向规模种植要效益。依托振东集团、潞玉集团、老干妈等企业,发展订单农业,中药材种植800余亩,育种玉米300余亩,老干妈辣椒1000余亩,新增花椒种植900亩。尝试农副产品粗加工,提高附加值。如双射泉村生产的蜂蜜,借助乡村旅游的大好势头,将蜂蜜卖给过往游客;白石岩村购置真空包装机器、新建冷库,将农民采摘的新鲜龙柏芽进行加工包装销售,并与大红袍联合生产龙柏芽辣椒,迈出了传统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一步。
2、做强特色产业,向品质市场要效益。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充分利用南山四村的气候条件适宜性,打造“六十里茶栈”品牌,种植万亩连翘,打造生态药茶基地。南山四村拥有丰富的中药材、野菜资源,不同季节有不同的风景,春季看金色,夏季看银色,秋季看红色,冬季看绿色,成为“四季花海”之乡,真正打造了一条产业路、旅游路、致富路,使贫困户从产业发展中获得更多受益。
3、探索循环产业,向生态环保要效益。在已建成6000头规模养猪场的东洪沟,利用荒滩新造地80余亩,打造有机农牧循环经济示范园,将养殖场、有机肥、新土地完美结合起来,形成肉-肥-粮一体化发展。白石岩村利用生态链条化模式,将畜禽粪便、农作物秸秆的无害化处理与集中式沼气处理转化项目相结合,将养殖过程中产生的粪便、料渣和农业废弃秸秆等转化成沼气,供给白石岩新建移民小区居民使用,又将发酵后产生的肥料还田。
4、引资驱动三产,向服务业要效益。引进投资商,利用集体闲置公共房屋,发展服装加工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引进企业与村集体合作,于2018年6月,注册成立以服装加工、外贸订单等为主要业务的普惠民生服饰有限公司。公司在北耽车村设立扶贫车间,共有机工岗位80人,辅工岗位17人,人均月工资1800—2500元左右。此举,一是盘活了集体闲置资产,二是通过村集体入股分红模式,助推村集体经济破零,三是引导农村妇女从锅灶台转走向工作台、从农民成为技术工人,带动了群众的增收,实现“在家能就业、四季有收益”目标,真正做到学习一门技艺、带富一个家庭。
5、易地联建光伏,向新型能源要效益。资源共享,区域协调发展,利用淜头变电站优势,新建集中光伏产业园区,携手石城、阳高两个乡镇,解决了水电自供区光伏并网难、发展难的问题,最终形成覆盖漳河沿岸三个乡镇、造福34个行政村、总规模8360kVA的光伏发电项目。目前,我乡光伏总装机达到4246KW ,覆盖18个贫困村,现已全部并网运行,年均测算电价收入达到420余万元,18个村平均增收20余万元,为贫困村、贫困户稳定脱贫,乃至乡村巩固提升和振兴提供坚强保障。
(三)严对标,保成色。
对照户脱贫、村脱贫各项指标,瞄准短板弥补不足,找准问题巩固提升,大力度推进水、电、路、网、房等基础设施。
1、基础设施上再发力。道路交通有了明显改善:大力度推进“225”道路工程,(2条隧道:南耀隧道、白石岩隧道现已通车运行;2座桥:南耽车跨漳河大桥、安乐村跨漳河大桥均已竣工通车;5条道路:淜西线、王曲湾里线、白石岩至后排行、北耽车至寺木沟、南峧至中五井已全线通车),去年9月份,南山四村通运公交,至此我乡实现客运全覆盖;饮水安全有了明显改善:全乡12个村安排了饮水工程,共涉及新建改建蓄水池6座,打机井3个,铺设饮水管道12000余米,安装更换水泵6个;电力设施有了明显改善:安装变压器7台,改造输电线路5500米,实施煤改电7个村,19个行政村动力电全覆盖,各村供电能力得到提升改善;通信网络有了明显改善:淜头沟、南山四村共9个村的宽带线路已经通达,在此基础上,以往7个信号差的或者无信号的村实现了联通信号全覆盖,无线网络通达全乡,通讯靠吼的日子一去不复返。
2、民生保障上求突破。住房安全有了明显改善:移民小区建设和搬迁入住工作大力度推进,全乡共实施了7个易地扶贫移民搬迁安置点,共安置324户828口人(包括县城集中安置41户150人),新建1个地灾搬迁安置点(41户142人),在集中安置的基础上,同步推进123户危房改造,现已全部完工入住。全乡现有烟驼、北耽车、淜头三个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提供了保障;卫生医疗有了明显改善。推进村级标准卫生室达标建设,安排和布置了相应的医疗卫生器械和药品,全部实现了刷卡取药,确保了小病不出村,取药不出门。文化活动场所有了明显改善。新建文化广场11个,增配文体活动器具,村级公共服务设施水平得到全面巩固和提升,为群众开展文化活动提供了条件。环境卫生有了明显改善。制定《北耽车乡环境卫生整治方案》,建立了环境卫生评比制度,落实环境卫生责任制,实行每季度评比,结合流动红黄旗悬挂、绩效奖励挂钩和户积分激励、村级福利扣发等方式(村貌户容户貌前三名作出现金表扬,颁发优秀红旗;后三名现金惩罚,颁发邋遢黄旗),形成“比、赶、超”氛围,有效提升了环境卫生整治的积极性,村容村貌、户容户貌、民容民貌有了明显改善。
(四)活机制,提动力
“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随着脱贫攻坚的不断深入,工作中越发感受到“三扶”论述的重要性,按照县委吴书记提出的“做严、做细、做实”的工作要求,全乡上下不断探索,千方百计提升群众内生动力。一是村村建立新时代文明讲习所,开设政策讲堂、励志讲堂、技术讲堂等专题,激励贫困群众主动参与政策学习,掌握政策要领。在培训课程安排上,让每名包村干部、帮扶干部都参与政策宣讲,即实现了培训贫困户,又达到了自我学习提升的目的;二是建立励志脱贫机制,创新励志积分超市,贫困户通过参与配合脱贫工作、参与村级公益活动、自主发展产业、积极劳动就业等,均可获得相应的积分奖励,凭积分到励志脱贫超市兑换生产生活用品,变过去帮扶的“送上门”为“挣回家”;三是推行“一约四会、一墙三榜”,因村而宜,制定村规民约、健全红白理事会、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禁毒禁赌会机构和工作制度,评选各类先进模范,张榜宣传,树乡风、转民风,造浓“我劳动我幸福,我脱贫我光荣”的社会氛围;四是大力弘扬孝善文化,制定了《北耽车乡设立孝善基金助推脱贫攻坚指导意见》,建立了孝善基金,一方面逐步引导人人行孝,树立起孝善新风尚,另一方面保障老年贫困户的生活,提升了贫困户的满意度。截至目前,全乡19个村均举办了孝老敬亲活动,共收取孝善养老金230余万元。五是增设村级公益服务岗位,让有劳动能力的、参与集体产业分红的贫困群众担任护林员、保洁员、护河员、监督员等,参与到村级事务中,变“等靠要”为“争抢干”。通过在脱贫攻坚中创环境,活机制,提动力为下一步乡村振兴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抓政策,求实效。
社会民生保障做到三个全力,因户施策、因人施策,对症下药、靶向施治 。一是全力实现五保低保应保尽保。全乡共有五保贫困户101人,低保贫困户284户427人。二是全力实现教育扶贫应助尽助。全乡共有建档立卡贫困学生425名,幼儿教育13名,小学教育130名,中学教育83名,高中教育54名,中职高职教育83名,大学生教育51名,其中扶贫扶持大学生11人,通过雨露计划扶持大中专学生77人,扶持中小学生200余人。三是全力实现健康扶贫应扶尽扶。健康扶贫“双签约”涉及贫困户547户,办理慢性病涉及贫困户978人,贫困人口565人,35-64周岁妇女两癌筛查340人。
三、坚持问题导向,提高工作成效。
一是积极落实市级明察暗访问题清单。我乡省督导和市暗访督查问题共发现10类问题。对此,我乡照单全收,立整立改:召开党政联席会议专题研究整改方案,安排乡主要领导为责任人亲自督促相关村逐项落实整改,对需要协调职能部门解决的问题积极联系相关部门帮助整改,并举一反三针对问题查摆其他村存在的类似问题同步进行整改,截至目前,相关问题已经整改到位。二是积极开展自查自改工作,逐项分析研判,结合实际,出台了我乡脱贫攻坚自查自改方案,并实行问责办法。前期逐村进行入户调研,看手册、看村级资料,当场下达问题清单。后期由包村干部对所包村问题清单督促落实整改,在每周一的脱贫攻坚例会上,全乡干部对所包村的村容村貌、户容户貌、手册、村级资料、政策落实整改情况进行汇报。倒排时间节点,极大地促进了相关问题的整改进度和整改效果。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2020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我们将不讲代价、不提要求、不计得失,以破釜沉舟的决心和勇气,决胜“十个清零”攻坚行动,带领全乡干部群众抢抓机遇,乘风借势,咬定目标,攻坚克难,不负党和人民的重托与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