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当前位置:首页>长治市平顺县人民政府>政府信息公开目录>政策解读

字体大小:【大】 【中】 【小】

保存为word 打印 关闭
索引号000014349/2024-00033 成文日期2023-11-27
发文机关平顺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发布日期2023-11-27
发文字号平政办规〔2023〕1号 主题词

专家解读:《平顺县因病致贫重病患者医疗救助办法(试行)》

 时间:2017-08-20       大    中    小      来源:长治日报

原文链接:平顺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平顺县因病致贫重病患者医疗救助办法(试行)》的通知


11月27日,县政府印发《平顺县因病致贫重病患者医疗救助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充分发挥医疗救助在防范化解因病致贫返贫中的重要作用,落实困难群众医疗保障待遇,规范了因病致贫重病患者保障时限、范围、救助流程和待遇标准等工作。日前,我们对文件起草参与人——县医疗保障局副局长高智威进行了专访。

记者:《办法》的出台背景和主要依据有哪些?

高智威:为充分发挥医疗救助在防范化解因病致贫返贫中的重要作用,落实困难群众医疗保障待遇,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统称三重制度)综合保障,根据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健全重特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的实施意见》(晋政办发〔2022〕74号)、山西省民政厅山西省财政厅山西省医疗保障局关于印发<因病致贫重病患者认定办法(试行)>的通知(晋民规发〔2023〕5号)精神,以及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长治市健全重特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的实施细则的通知》(长政办发〔2022〕61号)和县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平顺县健全重特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的实施细则的通知》(平政办发〔2023〕1号)精神

记者:针对因病致贫重病患者享受医疗救助,《办法》中都有哪些具体的规定?

高智威:一是明确了保障的医疗救助对象范围。《办法》保障的医疗救助对象是指经民政部门认定的因高额医疗费用支出导致家庭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的大病患者以下简称为“因病致贫重病患者”。

二是明确了救助方式、标准和流程:救助方式是因病致贫重病患者原则上依申请实施救助救助标准:起付线为上年度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支付比例60%,年度最高救助限额4万元。流程是因病致贫重病患者持身份认定表和其他相关手续到县医保局政务大厅服务窗口申请办理。

三是明确参保居民身份认定时限。为确保政策过渡期间居民的待遇不受影响,县民政局要做好2023以来因病致贫重病患者身份的认定工作。人员类别的认定中,经民政部门已纳入特困人员低保对象和低保边缘家庭成员等保障不再重复认定经乡村振兴部门识别的返贫致贫人口、监测对象保障的不再重复认定,认定之日之前的医疗费用按因病致贫重病患者身份给予救助,之后的费用按相对应的人员类别给予救助。

记者:如何进行监督管理?

高智威: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财政、医保部门要加强因病致贫重病患者认定和救助资金管理使用工作的监督检查严格执行医疗救助基金监督管理相关规定。县民政部门和乡镇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因病致贫重病患者认定案管理。县医保民政部门和乡镇人民政府应当公开服务热线,受理咨询、举报和投诉,接受社会和群众对因病致贫重病患者认定工作的监督。

记者:因病致贫重病患者享受医疗救助资金如何筹集?

高智威:按照省、市有关医疗救助资金管理要求,县财政局要按照脱贫攻坚期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资助参保资金预算标准和补充医疗保险资金预算标准,将各级财政投入的资助原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参保补助资金、补充医疗保险资金并入同级医疗救助基金。医疗救助基金应独立建账、独立核算、专款专用。当年如有结余,结转下年度继续使用,不得用于平衡财政预算。当期收不抵支出现赤字时,缺口部分动用历年滚存结余弥补。仍然不足的,由县财政补足。

记者:出台《办法》,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有什么重要作用?

高智威:制定出台《办法》,强化了对因病致贫重病患者医疗综合保障作用,有效防范和化解因病返贫致贫风险,进一步巩固拓展医保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工作,编密织牢困难群众医疗保障网,切实减轻患病困难群众的医疗费用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