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当前位置:首页>长治市平顺县人民政府>政府信息公开目录>依法行政>法治政府建设

字体大小:【大】 【中】 【小】

保存为word 打印 关闭
索引号000014349/2025-02038 成文日期2025-01-16
发文机关平顺县司法局 发布日期2025-01-16
发文字号 主题词

中共平顺县委
平顺县人民政府
关于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

 时间:2017-08-20       大    中    小      来源:长治日报

2024年,在市委、市政府和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党建引领,创新工作思路,切实履职尽责,着力建设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的法治政府,全面推进依法治县工作。现将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如下:

一、2024年度的重要工作成效

(一)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方面

1、高站位谋划,统筹推进

充分认识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的重要意义,坚持把党的领导贯穿于法治政府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将法治建设同党风廉政建设、干部队伍建设、经济建设、项目建设、平安建设、营商环境、乡村振兴同部署、同推进、同考核,将习近平法治思想、领导干部应知应会法律法规列入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内容,将各乡镇各部门负责人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列入年度考核指标,为建设平安平顺、法治平顺做出了应有贡献。

2、强化法治队伍建设,锻造政法铁军

一是全面提升队伍管理质效。县委常务委员会定期召开政法队伍建设工作会议,研究解决队伍建设中的难点、堵点问题。深挖我县政法系统先进典型,召开学习韩旭辉、徐忠坤、吴秋瑾等同志先进事迹座谈会,营造了见贤思齐、崇尚英雄、争做先锋的浓厚氛围。二是政治轮训全覆盖,组织全县科级以上政法干部及乡镇政法委员共计80余人。三是积极推动政法机关领导干部和“关键岗位”交流轮岗,把政法干部集中交流轮岗工作作为政法队伍建设的一项主要工作,按照规定完成14名政法干部交流轮岗工作。

3、率先垂范,营造浓厚的法治氛围

组织县四大班子领导积极参加12·4国家宪法日、4·15国家安全日、6·5世界环境日、6·26国际禁毒日等专题法治宣传,充分发挥“关键少数”的示范引领作用,通过参与法治宣传促进国家工作人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维护稳定、化解矛盾的能力。

(二)全力以赴抓好法治政府建设

1、整合资源,提高政务服务水平

一是扩建政务服务中心,加大投入扩展政务大厅2000余平米,由原来的一层拓展为三层,社会保障、行政审批、退役军人、税费缴纳、法律咨询、不动产交易共36 家政务服务机构 ,139名工作人员入驻,实现了办理事项由“多头奔跑、来回跑”到“只进一门,办一揽子事”蜕变,优化了服务流程,降低办事成本,达到服务最好、办事最快、群众满意度最高的政务服务的目标;二是推进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将行政许可、行政确认、行政给付、行政奖励、行政裁决、其他权力以及公共服务等7类政务服务事项在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动态系统进行发布,全面推进“掌上办”“指尖办”“最多跑一次”“零跑腿”。1月—11月,政务服务平台办结877件,收集电子证照种类103种;三是积极支持半小时公共法律服务圈提质扩容改革,以“免费法律咨询和特殊群体法律援助惠民工程”为载体强化公共法律服务供给,集成律师、公证、调解、法律援助基层法律服务、法治宣传教育等法律服务资源,推动法律服务重心从“有没有”加快向“好不好”转变,努力提供覆盖面更广、内容更丰富、质量更高、获得感更强、更加均衡可及的公共法律服务产品,实现了企业和城乡居民在半小时内就近可接受法律咨询服务的便利性,共办理法律援助案件195件,办理认罪认罚案件 60件 ,特殊群体法律援助70件;共法律服务完成免费法律咨询1899人次。

2、聚焦多元解纷,推进平安建设

充分发挥统筹协调作用,对重点领域、重点群体、重点人员持续深入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大化解工作,坚持苗头隐患就地化解,确保“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努力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一是严格落实领导接访包案制度。党政领导亲自坐班接访、定期约访、不定期下访。今年以来,共接访约访12批次、20余人,推动解决重点事项14件。二是建立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制度,常态化组织县乡村三级干部逐村组、逐社区、逐户逐人、逐单位进行滚动式地毯式排查,切实把各类矛盾纠纷和苗头性隐患排查出来,逐一登记建档,分类梳理、分析研判、化解处理,确保不留盲点、死角。今年以来,我县乡村共排查梳理矛盾纠纷401件,化解401件,化解率100%。三是加强队伍建设,夯实平安建设的人才储备,公开招聘司法协理员14名,并将14名司法协理员和412名网格员工作经费和福利待遇纳入财政预算,充实了基层治理法治人才队伍,保障了平安建设的有序开展。四是完善行政复议工作机制。持续加强行政复议专业化、职业化、信息化建设,强化行政复议机构人员、设施、经费等保障,充实行政复议工作人员2人,为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的主渠道作用提供了保障。

3、紧盯“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为基层依法减负增能

健全县委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协调机制,一是结合各乡镇经济、文化、资源禀赋、产业结构等因素对各乡镇赋权执法事项进行了调整,调整后11个乡镇承接的执法事项平均减少28.18项,总体压减55.86%,实现了“一乡镇一清单”的差异化赋权;二是编制《平顺县乡镇岗位指导目录》并在县政府网站予以公布;三是积极推进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推广应用。截至目前,11个乡镇共发布政务服务事项1171项,其中行政许可12项,公共服务1159项。全县11个乡镇建设了“7×24小时不打烊”的政务服务超市,布设了政务服务一体机、打证机、自助查询机,高频政务服务事项实现了“随时办、就近办、自助办”。 

二、履行法院生效裁判情况

今年以来我县严格执行法院生效裁判,在有效解决行政争议、化解社会矛盾和维护社会稳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我县共收到行政应诉案件13件,行政机关负责人均到庭应诉,出庭率100%。

三、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一是法治建设统筹协调不够精细。在推动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进程中,统筹协同发力不足,仍存在各自为战,信息共享不及时、行动配合乏力等问题。

二是基层法治力量薄弱亟待加强。乡镇、村一线法治专业人才匮乏,“法律明白人”队伍专业素养有限,难以应对日益增长的基层法律服务需求,农村土地纠纷、邻里矛盾化解常因专业欠缺陷入僵局。

三是普法宣传实效性有待提升。普法形式单一,多为张贴海报、发放手册,群众参与度低、获得感差;普法内容针对性不强,与群众生产生活结合不够紧密,引导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效果欠佳。

四、下一步打算

2025年,我县将提高行政效能,建设人民群众满意的法治型政府。

(一)强化法治引领,压实工作责任。研究制定全年法治建设工作任务,明确各部门职责,签订法治建设责任书,将法治成效纳入年度考核指标体系,与干部绩效、评优评先挂钩,确保法治任务落地。

(二)深化法治学习,提升干部素养。强化法治思维培养。每季度组织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法律专题学习,邀请法学教授、实务专家讲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法》前沿知识及法治热点案例,提升领导班子法治思维。

(三)规范决策程序,确保依法依规。一是严格执行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细化决策流程指南,对涉及全县重大项目投资、土地规划利用等决策,必经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决策环节,全面提升决策合法率;二是充实政府法律顾问团队。引入专业律师事务所、高校法律人才,优化顾问选拔、考核机制,全程参与政府合同审查、涉法事务处理,防范决策法律风险。

(四)创新法治宣传,营造法治氛围。一是利用新媒体拓展普法渠道。开设“平顺县法治在线”公众号、抖音号,定期推送法治短视频、案例解读、法律问答,提高群众关注度与参与度;二是结合重要节点开展主题普法。充分利用“4·15”国家安全日等时间节点,组织大型普法集市、法治文艺汇演、知识竞赛等活动,营造全民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浓厚氛围。

中共平顺县委

平顺县人民政府

2025年1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