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长治市平顺县人民政府>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建议提案办理工作>提案办理结果公开
字体大小:【大】 【中】 【小】
索引号:000014349/2024-02673 | 成文日期:2023-11-09 |
发文机关:平顺县文化和旅游局 | 发布日期:2023-11-09 |
发文字号: | 主题词: |
尊敬的付俊虎、周书玉、张建义、刘环委员:
你们提出的关于推动乡村旅游、休闲旅游和全域旅游融合发展的建议已收悉,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平顺县文化旅游资源丰富,空气质量优良,森林覆盖率达43.8%,拥有太行水乡、通天峡、天脊山3个国家4A级景区,1处国家地质公园以及32个中国传统古村落,文物古迹1556处,有“中国古代建筑艺术博物馆”和“中国风景县,人间新天堂”的美誉。
2016年平顺县被列入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以来,始终坚持系统思维,充分挖掘资源,高端策划开发,提速做优风光游、红色游、古建游、乡村游文旅“四大业态”,逐步形成了农旅、文旅、药旅融合的大旅游发展格局,在体制机制、政策保障、公共服务、产品供给、资源环境、市场秩序、服务质量、品牌形象等方面打造新亮点,取得新成效,构建起了全景化布局、全地域覆盖、全资源整合、全产业联动、全社会参与的旅游产业体系。
近年来,平顺县坚持以“全景化打造、全地域覆盖、全资源整合、全产业联动、全社会参与”的规划布局,积极探索创新“旅游+”多元化融合发展模式,形成了“风光游、红色游、古建游、乡村游”四大文旅业态。“旅游+农业、旅游+电商、旅游+体育、旅游+康养、旅游+中药材”等旅游+模式特色交相辉映的大旅游发展格局,实现了百姓富、生态美的有机统一,走出了一条乡村振兴与全域旅游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文化旅游产业已成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支柱产业。
平顺县始终把全域旅游发展作为引领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产业来抓,坚持规划引领,树立全域思维,印发《平顺县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和《平顺县中医药健康旅游发展规划》,确立了“一区四带”(“一区”即县城游客集散区,“四带”即神龙湾康养度假休闲带、通天峡自驾探险峡谷观光带、太行水乡古建民俗文化体验带、西沟留村红色教育传承带)的发展布局。依托龙头景区,促进旅游从区景一体、产业一体、城乡一体转型升级,努力打造国际一流康养旅游目的地。
在政策支持方面,平顺县不断加大政策资金扶持力度,制定出台了《平顺县全域旅游发展实施方案》,建立完善旅游接待服务功能的资金投入机制。近年来,累计投入资金达2.8亿元,尤其是近年整合的扶贫资金,多数用于乡村旅游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整治。
在大力实施品牌战略方面,平顺县持续打响“山水太行、诗画平顺”旅游品牌。在央视、山西卫视等主流媒体将平顺旅游全方位展现在大众面前,展示平顺好风光、讲述平顺好故事、传播平顺好声音。通过旅游+模式,成功举办了“山水太行.药草飘香”首届药旅文化节活动,同时借助实施“旅游+交通、旅游+研学、旅游+体育、旅游+康养、旅游+电商、旅游+扶贫”等新业态、利用抖音、快手、微视频等新媒体途径提升平顺旅游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新模式的多元化产业融合发展正如火如荼。这一势头加快了从景区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实现旅游业态从观光旅游到深度旅游的重大变化。
2023年8月8日,省文化和旅游厅改革发展处副处长陈伟刚带队,走进平顺县就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进行认定验收。认定验收组对我县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并从做强药旅深度融合、推进信息化建设、传统景区提档升级、传统古村落功能再生等方面提出意见建议,强调要进一步提炼打造平顺核心IP,做强主打产品,提升产品档次,通过政策、宣传、网络等方式,增强旅游市场的吸引力和号召力,全力提升平顺文旅、药旅品牌的影响力。
通过多年来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诗画平顺”文化旅游业已成为对外开放、吸纳游客的金字招牌和“绿色”富民产业。如今,平顺全域旅游在融合发展进程中砥砺前行,向着“全国一流旅游目的地”“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和“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成功迈进,努力走出了一条具有平顺特色的旅游发展新路。
以上是我们文化和旅游局对所提案做出的回复,不妥之处还望指出,再次感谢贵单位对我们工作提出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