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当前位置:首页>长治市平顺县人民政府>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建议提案办理工作>提案办理结果公开

字体大小:【大】 【中】 【小】

保存为word 打印 关闭
索引号000014349/2023-06789 成文日期2022-09-27
发文机关平顺县文化和旅游局 发布日期2022-09-27
发文字号 主题词

关于张瑞波委员《关于加大革命文物保护开发工作的建议》提案的回复

 时间:2017-08-20       大    中    小      来源:长治日报

尊敬的张瑞波、高智威、王林海委员:

首先感谢您的提议,您提出的《关于加大革命文物保护开发工作的建议》已收悉,现将情况答复如下:

平顺是革命老区,在中国近代革命史上,平顺也留下了辉煌的一笔,抗日战争时期,平顺是太南根据地的腹心地区朱德、杨秀峰、杨献珍、何长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这里居住和战斗,留下了光辉的足迹。解放战争时期,平顺县为可靠的后方,上党战役后勤指挥部就设在这里。平顺是抗战时期晋东南地区唯一一个没有沦陷的县域,被称为太行山上的“小延安”。

平顺革命文物主要分布在东南部山区,包括东寺头乡、杏城镇、龙溪镇、西沟乡。1940年中共北方局决定成立冀南、太行、太岳行政联合办事处,称冀太联办,下属冀南、太行、太岳三个行政区,1940年1月,太南专署在我县的东寺头村成立,后易名为太行区太行第四专署,包括太行第四军分区、太南专区的各级政府机关领导干部、工作人员就驻扎在寺头,领导太南地区的抗日武装斗争。同时我县还有齐云、魏健在刘家工作生活的故居、八路军总部军工部西安里兵工厂生产基地,石城八路军129师军校旧址,龙镇抗日军政大学六分校旧址等。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西沟涌现出了全国农业先进典型李顺达申纪兰郭玉恩三位全国劳动模范。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西沟村是共和国版图上唯一被标出名字的行政村,曾被毛泽东称赞为边区农民的方向,她是中国第一个互助组合作的诞生地。

平顺县不仅有秀美的自然风光,更有数量众多的历史、革命文物遗存和深厚的文化积淀,是“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绝佳之地当前国家大力推动革命文物的保护和利用,随着国家振兴老区和美丽乡村战略的不断深入,平顺研学旅游、文化旅游等开发利用价值日益凸显再加上近年来我县先后荣获了中国优秀生态旅游县、中国低碳旅游示范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全国十佳生态休闲旅游城市等荣誉称号,现在正积极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中国旅游名县、旅游大县的框架已基本形成,生态旅游、康养旅游等线路已非常成熟。我局不断加大革命文物保护开发力度,明确了16处重点防火革命文物保护单位。对全县革命文物,特别是重点防火革命文物保护单位进行了全面检查,会同县消防救援大队针对我县革命文物建筑消防安全形势进行了分析研判,对建筑类革命文物进行火灾等级评估,有效消除了火灾隐患。同时,建立了专项检查问题清单,明确职责、加强监管,深度分析了革命文物保护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并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同时,加强革命文物宣传工作,充分发动群众,利用宣传条幅、印制宣传资料等方式,在革命文物密集区进行了宣传,增强群众的保护意识。为下一步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推动“旅游+文化遗产、旅游+研学、”等旅游产品的挖掘,随之革命文物保护及利用工作不断加强,平顺的革命文物也在保护中不断开发,知名度美誉度大大提升,为我县发展旅游业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寓教于乐、寓教于游,不仅增强增强了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的生机与活力,也必将成为地方经济新的增长点。